当前所在位置: 天奇教育 > 古诗词 > 观别者

观别者

2021-03-01 16:55:52  天奇生活 【 字体:

观别者

唐代:王维 所属类型:离别,漂泊,无奈

青青杨柳陌,陌上别离人。
爱子游燕赵,高堂有老亲。
不行无可养,行去百忧新。
切切委兄弟,依依向四邻。
都门帐饮毕,从此谢亲宾。
挥涕逐前侣,含凄动征轮。
车徒望不见,时见起行尘。
吾亦辞家久,看之泪满巾。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排列在青青杨柳的路上,正在送别远去的亲人。
是爱子宦游要去燕赵,高堂上还有他年迈的双亲。
不离家无法把双亲奉养,离家去又新忧殷殷。
情意恳切地把兄弟嘱咐,恋恋不舍地面对相送的乡邻。
都门祖帐中饮过了饯行酒,从此就告别了亲属和友人。
洒泪去追赶前面的同伴,怀着悲伤启动远行的车轮。
车马人从渐渐不能望见,车马后面不时扬起灰尘。
我离开家乡日子也已很久,见到这情景不禁泪水满巾。

注释
杨柳陌:路旁栽杨柳的道路。多用指分别之处。唐卢照邻《首春贻京邑文士》诗:“寒辞杨柳陌,春满凤皇城。”陌,田间小路。
燕赵:燕赵都是古国名,地点都在河北。这里泛指河北诸郡。
高堂:在古代的家庭里,父母的居室一般被称为堂屋,是处于一家正中的位置,而堂屋的地面和屋顶相对比其它房间要高一些,所以古代的子辈为尊重父母,在外人面前不直说父母而叫“高堂”。故用高堂指父母居处,或代称父母。
不行:不行进;不前进。
百忧:种种忧虑。
切切:恳挚、深切之意。
依依:依恋不舍的样子。
都门:都,都城。门,城门。都门,这里指都城。帐饮:谓在郊野张设帷帐,宴饮送别。
前侣:前面的同伴。
征轮:远行人乘的车。
车徒:车马和仆从。指游子及其仆人。徒:一作“从”。
吾:一作“余”。久:一作“者”。

赏析

  王维有诗《别弟缙后登青龙寺望蓝田山》:“陌上新离别,苍茫四郊晦。登高不见君,故山复云外。远树蔽行人,长天隐秋塞。心悲宦游子,何处飞征盖。”与这首《观别者》诗同一机杼。只是这首《观别者》写法上很别致。它借陌上人的惜别,来表现自己的宦游之悲。

  青青河畔,杨柳陌上,依依别离。似有“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之风,又宛若“杨柳依依”之韵,离别之境,自然而现。燕赵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爱子”一游,或为生计,或为功名。尚有高堂,已是老亲,又怎舍得弃高堂于不顾呢。一“爱”字,一“老”字,各种情境,只有画中人懂得。心念老亲,然生计所迫,远游原是那般无奈;此行远去,尚不知明天深浅,自然又有新的忧愁升起。此番远游,归期难料,然心中那个“孝”字,又该如何书写。切切转向兄弟,满腔的心思,托付于手足之上;依依而望,对父母的牵肠挂肚,都诉诸四邻。都门帐饮,饮毕做辞,心底仍是万千不舍,一一惜别那熟悉的脸庞。同伴早已动身,飞奔而去,再停留怕是要追赶不上,只得挥泪阔别,迈向前方,而那转身的瞬间,早已是两行滚烫的泪花。转眼间,已然望不见“车徒”,唯留下滚滚的行尘,淹没了远去的身影,那远眺的双眸,目送着远方消逝的身影,早已是老泪纵痕。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吾亦辞家久,看之泪满巾。”一句拉回现实,原来诗人只是一旁观者,大有“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感,内心的触动,亦随着飘扬的尘土,沾湿了衣襟。

  诗中画面,在古代并不少见,诗词之中亦不乏这样的诗篇,然右丞笔下的画面,却是那般情深。至亲别离,肝肠寸断,然生活所迫,又无可奈何。历史画卷中,重复上演了多少幕。不同的朝代,不同的主角,不变的却都是那份难以割舍的情致,亲情、友情、爱情,一幕幕,一出出,在时空的帷幕里掀起层层浪花。

作者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所属朝代:唐代

相关资讯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
1、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2、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3、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4、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佳人相见一千年。5、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1、《梅雨五绝》梅雨暂收斜照明,去年无此一日晴。忽思城东黄篾舫,卧听打鼓踏车声。2、《芒种》愧我粗官耗太仓,及瓜而代合耕桑。蚕筐阁了修秧马,老稚时时亦酒浆。3、《偶成》重午是一节,芒种又一气。何因至怡悦,底事苦歔欷。园林无俗情,琴书有真味。贫者自爲贫,贵者自爲贵。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1、《咏廿四气诗芒种五月节》【唐.元稹】芒种看今日,螗螂应节生。彤云高下影,鴳鸟往来声。渌沼莲花放,炎风暑雨情。相逢问蚕麦,幸得称人情。2、《初夏闲居》【宋·陆游】煮酒青梅次第尝,啼莺乳燕占年光。蚕收户户缫丝白,麦熟村村捣麦香。民有裤襦知岁乐,亭无桴鼓喜时康。未尝一事横胸次,但曲吾肱梦自长。3、《刈麦》【宋.范成大】麦头熟颗已如珠,小厄惟忧积雨余。丐我一晴天易耳,十分终惠莫乘除!
芒种节气诗词

芒种节气诗词

芒种节气诗词
1、《芒种》:长卿河阴荠麦芒愈长,梅子黄时水涨江。王孙但知闲煮酒,村夫不忘禾豆忙。2、《芒种节》:芒种忙忙割,农家乐启镰。西风烘穗海,机械刈禾田。税赋千年免,粮仓万户填。麦收秧稻插,秋囤再攀巅。3、《时雨》: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老我成惰农,永日付竹床。衰发短不栉,爱此一雨凉。
赞美芒种的诗句

赞美芒种的诗句

赞美芒种的诗句
1、《芒种》:长卿河阴荠麦芒愈长,梅子黄时水涨江。王孙但知闲煮酒,村夫不忘禾豆忙。2、《芒种节》:芒种忙忙割,农家乐启镰。西风烘穗海,机械刈禾田。税赋千年免,粮仓万户填。麦收秧稻插,秋囤再攀巅。3、《时雨》(宋)陆游: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老我成惰农,永日付竹床。衰发短不栉,爱此一雨凉。庭木集奇声,架藤发幽香。
270度是什么角

270度是什么角

270度是什么角
270度是优角。大于180度角而小于360度角的角叫优角。因此,270度的角是优角,优角也称凹角。与优角对应的是劣角,直角、锐角和钝角统称劣角。角在几何学中,是由两条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的几何对象。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它们的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25是合数。质数是指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除了1和它自身外,不能被其他自然数整除的数。合数则是指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其他因数的数,即不是质数的正整数。为了判断25是否为质数或合数,需要检查25是否有除了1和25以外的因数。25的因数有1、5、25,因为25除了1和25本身外,还有5作为因数,所以25不是质数。
28的因数有

28的因数有

28的因数有
28的因数有1、2、4、7、14、28。用短除法求28的质因数可知:28=1×28;28=2×14;28=4×7,由质因数相乘组合可得出32的因数为1、2、4、7、14、28。因数是指整数a除以整数b(b≠0)的商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称b是a的因数。
32的因数

32的因数

32的因数
32的因数是1、2、4、8、16、32。用短除法求32的质因数可知:32=1×32;32=2×16;32=4×8,由质因数相乘组合可得出32的因数为1、2、8、16、32。因数是指整数a除以整数b(b≠0)的商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称b是a的因数。
33的因数

33的因数

33的因数
33的因数为1、3、11、33。用短除法求33的质因数可知:33=11×3×1,由质因数相乘组合可得出33的因数为1、3、11、33。因数是指整数a除以整数b(b≠0)的商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称b是a的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