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天奇教育 > 古诗词 > 奉寄韦太守陟

奉寄韦太守陟

2021-03-01 16:56:05  天奇生活 【 字体:

奉寄韦太守陟

唐代:王维 所属类型:赠友,边塞,抒情,思念,友人

荒城自萧索,**山河空。
天高秋日迥,嘹唳闻归鸿。
寒塘映衰草,高馆落疏桐。
临此岁方晏,顾景咏悲翁。
故人不可见,寂寞平陵东。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荒凉的古城萧条冷落,极目远望,**山河一片空旷寂寥。
秋天,天高云淡,高远空旷,不时传来几声南归鸿雁的哀鸣。
散发着凉气的池塘里倒映着枯败的杂草,高大的馆舍坐落在稀疏的梧桐树中。
正当这一年将尽的时节,只能自古其影高咏一曲《思悲翁》。
老朋友已经难以见到了,只能寂寞地独处平陵之东。

注释
奉:敬词。太守:一郡的行政长官。韦太守陟:即韦陟,王维的好友,两人多相唱和之诗。
荒城:荒凉的古城。唐杜甫《谒先主庙》诗:“绝域归舟远,荒城系马频。”萧索:萧条冷落;凄凉。
迥(jiǒng):远。
嘹唳(lì):形容声音响亮凄清。
归鸿:归雁。诗文中多用以寄托归思。
寒塘:寒冷的池塘。衰草:枯草。高馆:高大的馆舍。疏桐:梧桐树间因为稀疏而落下的斑驳的影子。
岁方晏:一年将尽的时候。晏:晚。
顾景(yǐng):即顾影。自顾其影。有自矜、自负之意。悲翁:古曲名。
故人:旧交;老友。
平陵:一作“平林”,地名,在襄阳之西。此指韦陟任职之地。

赏析

  此诗描绘了边塞孤城衰败、萧条的景象,抒发了诗人无限的惆怅、悲凉之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的思念之情。

  “荒城自萧索,**山河空。”开门见山,直接描写边塞孤城的萧条衰败。一座非常荒凉,被人荒废的池城,随着岁月的侵蚀,更添了些岁月斑驳的痕迹,越发地衰败,荒凉。极目望去,**河山只一片空旷寂寥,这空不只是空间的空虚,也是回首后,戍守边疆,保家卫国之事业付诸东流的空。这一联中,一“自”一“空”,如神来之笔,画龙点睛。自,表现了城池荒废,自身自灭,无人管辖的悲凉。或许当年无数英雄为戍守家园在此叱咤风云,而如今,那雄伟壮阔已消失殆尽,只杂草丛生,一片衰飒。空,亦是沉重的悲凉,这广阔的边城曾经何等的壮阔,何等地雄伟,如今,“浪花淘尽英雄”,英雄事业转头空。无尽的苍凉,无尽的悲壮,尽在这“自”与“空”中。后来杜甫《蜀相》诗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也用了“自”与“空”,应为受此诗启发。

  “天高秋日迥,嘹唳闻归鸿。”落笔于高空。秋气肃杀,高远阔大的边城景象,只孤城一座,“天高秋日迥”,是古老的苍凉。满目疮痍,抑制不住满心悲愁。忽城外几点孤雁,凄厉的鸣叫传入耳际,那是寻找同伴的哀鸣,是跋涉在故乡途中悲苦的呼叫,撕心裂肺,揪人心肠。鸿雁尤可展翅飞翔,而自身呢,便怕要陷身此荒凉之地了,不禁自问何时能归乡。内心的愁绪与阴影不禁又增添了一层。

  “寒塘映衰草,高馆落疏桐。”诗人从身边的细节着眼。城池的荒废,秋日的高迥,欲躲避了这满眼的肃杀的景象,可眼前池塘凛冽的水,岸边衰败的草,驿馆外稀疏枯干的梧桐,处处如此,又能够向何处逃呢。而现在恰是年终之际,归乡也不得,既然躲不过,那就直面这肃杀之景,高咏一曲《思悲翁》。古人杜康以解忧,今诗人咏歌以遣怀。孰不知,“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临此岁方晏,顾景咏悲翁。”诗人故作刚强,似勉强还能控制住内心无限的惆怅、悲凉。

  “故人不可见,寂寞平陵东。”忽念及自己在这偏远的边塞荒城上,竟无一好友相伴,一时所有的情感如开闸之水,奔涌汹涌出来,再也难以控制了。全诗至此,戛然而止,但那难以遣怀的悲愁,却久久不散。

  纵观全诗,首句概写,第二联亦从大处落笔,而第三联则从身边细节入手,由远及近,层层递进。且精炼简洁地描绘出边塞荒凉之景,借悲景诉悲情。至结尾两联,则环顾自身,直抒胸臆,情感的深度再往推一层。全诗从大处落笔,由远及近,层层递进,语言精炼简洁,借悲景诉悲情,最后直抒胸臆,读来荡气回肠。

作者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所属朝代:唐代

相关资讯
1927年11月成立了什么组织

1927年11月成立了什么组织

1927年11月成立了什么组织
1927年11月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中央特别行动科组织。1927年4月11日夜到12日清晨,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在党和人民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先以阴谋诡计缴了工人纠察队的枪械,随后开始了疯狂的屠杀和搜捕,致使大批共产党人和工人群众惨死街头。1927年11月14日,周恩来领导军事部后,与相关人员组成“中共中央特别委员会”,直接指挥以情报、保卫工作为着重点的中央特科。
1928年,张作霖乘坐的专列火车是什么事件

1928年,张作霖乘坐的专列火车是什么事件

1928年,张作霖乘坐的专列火车是什么事件
皇姑屯事件。1928年6月4日凌晨5点30分,张作霖乘坐的专列经过京奉、南满铁路交叉处的三洞桥时,火车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炸药炸毁,张作霖被炸成重伤,送回沈阳后,于当日死去。案发皇姑屯站以东,史称皇姑屯事件。
1931年夏横扫千军如卷席的诗句描写的是什么的战斗场面

1931年夏横扫千军如卷席的诗句描写的是什么的战斗场面

1931年夏横扫千军如卷席的诗句描写的是什么的战斗场面
描写的是反第二次大“围剿”的战斗场面。1931年4月,蒋介石不甘心于第一次“围剿”的失败,纠集二十万大军,对苏区发动了第二次大“围剿”,从江西吉安到福建建宁,东西八百里,布成一条弧形阵线,改变第一次大“围剿”中破产的“分进合击,长驱直入”战术,采用“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紧缩包围”的战术,向苏区步步进逼。
1936年红军一二方面军在哪里会师

1936年红军一二方面军在哪里会师

1936年红军一二方面军在哪里会师
1936年红一二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1935年10月,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长征到达甘肃会宁,同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1940年是哪场战役

1940年是哪场战役

1940年是哪场战役
1940年的战役分别有枣宜会战、百团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不列颠空战。1940年5月1日枣宜会战爆发,至6月18日止,日军胜利。1940年8月20日百团大战爆发,至12月5日止,中国共产党八路军在华北地区与日军作战。1940年8月13日,第二次世界大战不列颠空战爆发。
1个字节等于多少个二进制位

1个字节等于多少个二进制位

1个字节等于多少个二进制位
1个字节等于8个二进制位。一个字节由8个二进制位组成,由00000000到11111111,组成字节的所有二进制位由计算机作为一个单元统一处理。字节可以表示单个字符,也可以表示0到255之间的数字。查看文件大小时,字节是操作系统列出的最小度量大小。
20亩地什么概念

20亩地什么概念

20亩地什么概念
20亩约等于13333.33平方米,20亩与国际足球比赛场地最低标准长度最短100米,宽度最短64米相比,约有2.08个国际足球场那么大。与北京天安门广场占地面积44万平方米相比,约等于0.03个北京天安门广场。如果20亩是正方形,那么长宽约为115.47米,如果20亩是长方形,那么长为200米,宽约为66.667米。
255的二进制

255的二进制

255的二进制
255的二进制是11111111。根据十进制整数转二进制数:“除以2取余,逆序排列”(除二取余法),步骤为:63除以2等于31余1;31除以2等于15余1;15除以2等于7余1;7除以2等于3余1;3除以2等于1余1;1除以2等于0余1。从最后一步开始(商为0的那一步),将每一步的余数从下往上排列,得到的就是255的二进制为:11111111。
31节航速是多少公里

31节航速是多少公里

31节航速是多少公里
31节航速是57.412公里。1节等于每小时1海里,1海里等于1.852千米(公里),也就是1节航速等于就是1.852千米每小时,31节航速的公里数等于31节乘以1.852千米,也就是57.412公里。舰船在单位时间内所航行的里程,以海里/小时计算,简称节,这是舰艇最重要的战术技术性能之一。
32节航速是多少公里

32节航速是多少公里

32节航速是多少公里
32节航速是59.264公里。1节等于每小时1海里,1海里等于1.852千米(公里),也就是1节航速等于就是1.852千米每小时,32节航速的公里数等于32节乘以1.852千米,也就是59.264公里。舰船在单位时间内所航行的里程,以海里/小时计算,简称节,这是舰艇最重要的战术技术性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