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职业技术学院
综合类·公办
高校层次 专科(高职)
所属地区安徽·合肥市

光伏发电技术与应用

一.专业介绍与培养目标

目前,世界各主要国家均把光伏能源作为未来可持续发展和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纷纷制定相关政策,积极推动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美国、欧洲和日本先后制定了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目标,到2020年光伏发电的累计装机将分别达到36GW、41GW和30GW。据预测,到2030年太阳能光伏发电在世界总电力供应中将达到10%以上;2040年将达到20%以上;21世纪末将达到60%以上,光伏发电将成为最主要的电力能源,发展前景极其广阔。据欧洲可再生能源协会(ERC)预测,未来20-30年间,光伏发电将成为全球的主导能源之一;2040年,光伏发电将占据全球电力供应的25%。

目前,目前我国光伏产业正迅猛发展,涉及太阳能的生产企业已达3000多家,有500多家光伏企业和研发单位,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有不少企业的规模和实力已跻身世界前列。合肥市现有20多家光伏企业,2010年产值超过20亿元,光伏产业主要集中在单晶硅棒生产、光伏组件制造、光伏接入系统,其中光伏接入系统逆变器生产的技术和市场在全国领先。随着阳光电源、赛维LDK、海润光伏、晶澳太阳能、中南光电、通威太阳能、彩虹合肥光伏玻璃等一批光伏产业龙头企业加速建设,合肥已初步形成了多晶硅原料—太阳能电池—集成组件—发电工程的光伏产业链,以太阳能设备制造、电池及组件、光伏电源、变流器等为主体的光伏产业集群正加速形成。

近年来,合肥市以建成国际有影响力的光伏产业基地和打造“中国光伏应用第一城”为目标,大力加快光伏产业及光伏电站示范推广应用的发展,光伏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今年1-6月,光伏产业实现产值107.1亿元,同比增长76.4%。截至2014年,合肥市共建成光伏电站144.08MW,在建55.6MW,备案规模超过200MW。在全国率先实施“光伏下乡”工程,一期项目100户贫困家庭光伏电站总体运行情况良好,二期200户贫困家庭光伏电站项目6月底已开工建设,预计10月底全部建成并网。此外,中利、聚能、金太阳、正泰、振发、京东方等新能源公司正在积极寻找屋顶和地面资源。力争到2015年底,建设总容量5-6GW光伏电站和分布式光伏系统,市内光伏电站装机容量达到500MW。

光伏发电技术与应用技术包含了新能源的发电技术和新材料工艺技术,而目前国内直接培养光伏发电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学校却寥若晨星,现有技术工人是通过简单操作培训上岗,学历多为中职或高中水平,企业对拉晶工、硅片切割工、太阳能电池组件组合工、光伏电站施工等岗位的高素质人才需求迫切,目前在专业人才方面,我国光伏行业急需大量的高素质、专业学习和研究光伏科学与技术的人才,随着产业政策及光伏应用技术的推广,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更符合企业和社会需求。

光伏发电技术与应用专业主要面向太阳能发电系统等相关设备制造企业及其它相关企业,培养能够从事光伏发电系统设计、施工、运行与维护,光伏发电设备、控制设备和并网设备制造、运行管理及维修,以及其他相关领域,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和管理人才。

毕业生就业初期可胜任太阳能发电等相关企业设备操作、产品检验、设备保养与维护、品质管理、工艺设计、产品售后技术服务等岗位,3-5年后可胜任生产车间管理、设备管理、技术管理、产品市场技术服务管理等岗位,10年后可胜任太阳能发电制造企业生产、技术、品质、销售等中高级管理岗位。

二.专业现有基础与发展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在2011级电气自动化专业开设了光伏发电应用方向。2012年学院依托产业、服务区域经济、符合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在安徽省高职院校中首批开设新能源应用技术专业正式开始招生,目前共有在校生230人。2014年省教育厅立项为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6年因教育部专业目录调整,现专业更名为光伏发电技术与应用,专业代码为530304。

, 本专业现有较为完善的师资队伍,能够从事专业课程教学的硕士学位以上的中高级职称“双师型”专业教师十多名,其中博士一名,同时聘有多名企业兼职教师。师资队伍年龄结构合理,不仅具有丰富的理论教学经验,而且具备多年企业实践经验。

本专业现有校内光伏发电综合实训系统实训室、PLC实训室、电子技术实训室、电气控制实训室、电力电子技术实验室等。有光伏组件加工生产实习基地、光伏电站运维基地等校外试行基地等。专业配套图书23000余册。与全国20个省市的25所职业院校和24个行业企业共同建设新能源教学资源库。目前初步已建成8 门专业核心课、部分专业主干课程及其他教学资源共计6480 条,其中文本、图形类资源2745 条,占资源总数的42.4%;文本、图形以外的其他资源3735 条,占资源总数的57.6%。

三.专业特色

以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突破口,加强学院、企业的沟通和合作,加大校企合作办学的力度,突出学校和企业的双主体作用,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完善“校企融合、课岗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通过开展广泛的光伏发电行业和企业调研,了解与光伏发电应用技术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确定本专业的工作岗位,并针对岗位确定工作任务,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职业能力分析,进而归纳行动领域,再转换到学习领域,面向工作岗位完成课程体系的构建,再针对企业的具体工作岗位构建课程内容,以适应“校企融合、课岗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 以企业需求为出发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关注职业素养与人文素养相结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高技能人才培养。

四.主干课程

光伏发电技术与应用专业主干课程涉及电工基础、电子技术、电机与电气控制、电力电子技术、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应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光伏发电系统安装与调试、光伏电站的运行与维护等。课程实施过程中,针对电工/电子技术等基础课程强化基础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掌握与训练;主干核心课程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强化训练课程所涉及的专项能力与综合能力训练,并将必要的素质训练融入其中。

五.就业面向与职业发展

主要就业岗位

从事的主要工作

光伏电池组件的生产岗位

主要从事太阳能电池部件和零件的组装生产、设备维修、

质量管理、生产工艺管理、进度管理等工作

光伏系统的设计与施工岗位

主要从事太阳能资源分析、评估、系统设计、系统设备安装与调试、

编制项目文件等工作。

光伏电站的维护与管理岗位

光伏电站运行维护标准制订、日常管理、监督、检查等工作。

太阳能应用相关电子产品设计开发岗位

产品设计、测试、调试、维修等工作

光伏系统设备的销售岗位

光伏电池组件的采购与销售、光伏发电系统的销售、

相关产品的跟踪调查等工作

生产管理与技术支持岗位

产品售后服务、技术支持、培训及编制技术文件等工作

自动化设备运维岗位

自动化设备检测、运行、维护等工作

职业发展还包括:

1、高职升本科 学生高职毕业后通过专升本考试,直接升入普通本科院校相关专业继续学习深造;或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得指定奖项可免试升本科。

2、参加相关注册师和系列职业资格中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的培训、考试或考核。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4  版权所有

渝ICP备18012671号-3

渝公网安备 500103020022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