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高校层次
专科(高职)
所属地区湖南·长沙市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专业前景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中国制造“2025”指明了中国制造新时代的到来,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智能制造领域的创新和发展,推动传统制造业全面转型和升级。严峻的形势促使企业通过“机器换人工”、“自动换机械”、“成套换单台”、“智能换数字”等方式加快转型升级。大量高端数控机床、工作岛及3D打印设备被广泛应用,前景巨大,市场广阔。我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主要面向装备制造行业的机械工程技术人员、机械冷加工人员等职业群,培养能够从事数控机床设备操作、操作与运维、工艺技术、工装设计和生产现场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建设成果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是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重点专业、“现代装备制造与服务”省级一流特色专业群核心专业,湖南省特色专业、学校实施“中国制造2025”智造领域人才培养的重点建设专业。建设有长沙市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高端装备应用技术研究基地、潘建新教授工作室等,实习实训软硬件设备近千万元;与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和山河智能等知名企业深度合作,实施现代学徒制,签订校企合作订单班;学生培养质量高,在2015年湖南省高职院校学生专业技能抽查中荣获“优秀”;技能竞赛成绩喜人,先后多次荣获省级技能竞赛奖项,如“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省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工业产品设计与增材制造技术”省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机械产品测绘与CAD创新设计” 省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机电产品装调”荣获三等奖2项,荣获长沙市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1项。
师资队伍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15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7人,博士2人,讲师8人,企业兼职教师10人,皆为双师型教师。
潘建新:教授,工学硕士。现任智能制造工程学院院长。近五年,主讲《数控加工工艺与工装》、《数控编程与加工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等专业核心课程,主持完成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厅科技计划、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长沙市科技计划等项目研究五项,获国家专利授权三项,在CSCD核心库、北大核心库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多篇,主编或主审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三部。
付子霞:副教授、高级工程师,湖南省机械工程学会理事,现任智能制造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企业工作7年,从事职业教育13年,主持建设省、市级项目3项,主持省级课题3项,主编教材4本;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6篇;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4项,发明专利1项。指导学生参加湖南省技能竞赛获奖2次,2018 -2019年连续两年担任湖南省学生技能竞赛命题专家及裁判工作,2019年担任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裁判工作,参与省教育厅组织的湖南省高职专业技能抽查考核与新设专业办学水平合格性评价工作。
涂春莲:女、副教授,中共党员,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现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带头人,维修电工高级技师。专业教学和科研能力突出,现为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全国数控技能大赛湖南选拔赛裁判、长沙市职教专业委员会加工制造与交通运输教学研究会理事、长沙市技工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评估起专家。表论文11篇,其中3篇论文发表在CSCD核心期刊。获得国家专利10项,主持或参编教材5本,主持或参与教研教改课题4项。指导学生参加省、市竞赛获得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2个。
荣祖兰:副教授,汽车维修高级技师。曾到美国进行“工业电气自动化及网络控制技术”专业学习培训,也进行过德国“胡格模式”教学试验项目的系统学习培训。曾荣获天心区优秀教师、长沙市优秀班主任、长沙市学生技能竞赛优秀指导老师等称号。主持完成省级课题1项、参与省级课题5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3项。发表学术论文13篇,主编出版职业教育信息化规划教材1本、参编4本。
实训条件
拥有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高端装备制造业应用技术研究基地、工业互联网+先进制造实训中心、5S精细化管理的数控加工车间、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护实训室、PLC1200实验实训室、液压与气动实训室、钳工实训室、普车普铣实训室、3D打印室等。另建有三一重工、山河智能和中联重科等校外实训基地10余家。
技能证书
毕业可获得以下证书的一种或多种:多轴数控加工技能等级证书、数控设备维护与维修技能等级证书、数控车铣加工技能等级证书和普车、普铣、钳工和电工职业资格证书。毕业可获得以下证书的一种或多种:多轴数控加工技能等级证书、数控设备维护与维修技能等级证书、数控车铣加工技能等级证书和普车、普铣、钳工和电工职业资格证书。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4 网 版权所有
渝ICP备18012671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