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
综合类·公办
高校层次 普通本科 211 985 双一流 强基计划
所属地区山东·青岛市

汉语言文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隶属于文脉悠长的中国语言文学系。该系自上世纪30年代建制以来,广纳群贤,汇聚众多学者和作家,传道授业,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社会栋梁,孕育出文质彬彬、海纳百川的人文精神与学术传统,铸就了学校人文学科的三次繁荣。1930 年秋,现代著名学者、诗人闻一多首任国立青岛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前身)文学院院长兼国文系主任,沈从文、闻宥、方令孺、游国恩等现代著名作家、学者为本专业学生授课。1932 年,学校更名为国立山东大学,增聘老舍、张怡荪、萧涤非、丁山、黄公渚、台静农等一大批名家为本系授课,创造了第一次人文繁荣。抗日战争胜利后,国立山东大学于1946年在青岛复校,王统照、陆侃如、冯沅君、徐中玉等名家先后加盟国文系,创造了第二次人文繁荣。新中国成立后,因国家院系调整,中国语言文学系于1958年迁往济南,本专业历史暂时中断。1995年,本专业重建。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校、学院和本专业同仁共同致力于第三次人文学科的繁荣。2002年4月,当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王蒙启任文学院院长(2007年改任名誉院长至今),在本专业创立 “驻校作家”和“名家课程”的教学制度。近20年以来,学校先后聘请了莫言、贾平凹、余华、张炜、迟子建等14名当代著名作家为驻校作家,并邀请童庆炳、何西来、严家炎、徐通锵、张福贵、赵敏俐、顾彬、曹文轩、金元浦、黄天树等数十位著名学者先后为本专业学生讲授多门“名家课程”。与此同时,本专业加大“繁荣”“青年英才”等人才引进力度,吸引了多位学养深厚的教授、副教授与杰出博士陆续加盟,师资建设有了跨越式发展。
专业特色:
本专业是山东省高校特色专业(2008)、山东省“双一流”特色专业(2019),拥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下设文艺学、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海洋文化与文学等二级学科方向。其中,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是省级重点学科。本专业拥有文化和旅游部研究基地、山东省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山东省文化体制和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基地、山东省海洋文化教育基地等国家级、省级基地,拥有儿童文学、古代文学与传统文化、传记与小说三个校级重点研究团队(全校13个),设有儿童文学研究所、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王蒙文学研究所、青岛现代作家研究中心、海洋文学与艺术研究所、一多诗歌中心等,专业特色显著,学术成果在国内外研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师资队伍:
本专业拥有一支治学观念新、教学经验足、科研水平高的师资队伍。在职教师46人(具有博士学位者40人,博士生导师11人,硕士生导师30人),其中教授17人(含二级教授1人,三级教授4人,中国海洋大学“繁荣工程”特聘教授4人,“名师工程”讲座教授1人),副教授13人、讲师9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1人、山东省第二届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省教学名师1人、市教学名师1人。教师队伍中,多位教授承担国家、教育部重大研究课题,科研水平处于本学科的先进行列。朱自强教授在儿童文学研究领域、刘怀荣教授在古代诗歌与魏晋南北朝唐代文学研究领域、薛永武教授在人才学与美学领域、李扬教授在民间文学研究领域、温奉桥教授在王蒙研究领域、韦春喜教授在政治文化制度与古代文学领域、熊明教授在中国古代小说与小说文献领域、于慈江教授在新诗研究领域、罗贻荣教授在文学翻译与西方文学批评领域、黄亚平教授在广义文字学领域、刘中富教授在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领域、徐妍教授在鲁迅研究领域、薛海燕教授在《红楼梦》研究领域、黄湘金教授在中国近代小说研究及近代女子教育研究领域,都取得了重要学术成果。
培养目标:
通过对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系统学习,旨在培养具备深厚文化底蕴和宽阔的国际视野,适应新型现代社会发展需求,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分析能力、写作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4  版权所有

渝ICP备18012671号-3

渝公网安备 500103020022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