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
作者:
朝代:
形式:
台山杂咏
元好问〔金朝〕

西北天低五顶高,茫茫松海露灵鳌。太行直上犹千里,井底残山枉呼号。万壑千岩位置雄,偶从天巧见神功。湍溪已作风雷恶,更在云山气象中。山云吞吐翠微中,淡绿深青一万重。此景只应天上有,岂知身在妙高峰?

题西林壁
苏轼〔宋代〕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蜀道难·其二
萧纲〔南北朝〕

巫山七百里,巴水三回曲。笛声下复高,猿啼断还续。

游终南山
孟郊〔唐代〕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即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

行经华阴
崔颢〔唐代〕

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

晚泊浔阳望庐山
孟浩然〔唐代〕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

瑞鹤仙·环滁皆山也
黄庭坚〔宋代〕

环滁皆山也。望蔚然深秀,琅琊山也。山行六七里,有翼然泉上,醉翁亭也。翁之乐也。得之心、寓之酒也。更野芳佳木,风高日出,景无穷也。 游也。山肴野蔌,酒洌泉香,沸筹觥也。太守醉也。喧哗众宾欢也。况宴酣之乐

登泰山
张养浩〔元代〕

风云一举到天关,快意生平有此观。万古齐州烟九点,五更沧海日三竿。向来井处方知隘,今后巢居亦觉宽。笑拍洪崖咏新作,满空笙鹤下高寒。

登大伾山诗
王守仁〔明代〕

晓披烟雾入青峦,山寺疏钟万木寒。千古河流成沃野,几年沙势自风湍。水穿石甲龙鳞动,日绕峰头佛顶宽。宫阙五云天北极,高秋更上九霄看。

终南山
王维〔唐代〕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望岳
杜甫〔唐代〕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曾 同: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鹿柴
王维〔唐代〕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沁园春·再次韵
周权〔元代〕

混沌凿开,天险巍巍,东岩峻兮。是云髓凝成,半空高矗,天风吹裂,一线中开。妙出神功,高擎仙界,鸟道疑当太白西。凭高处,见云嘘岩腹,鼓舞风雷。落花香染桃鞋。快阔步青云志壮哉。便**孤骞,超人间世,一枝高折

登泰山记
姚鼐〔清代〕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

独坐敬亭山
李白〔唐代〕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只有 一作:唯有)

酒泉子·长忆孤山
潘阆〔宋代〕

长忆孤山,山在湖心如黛簇。僧房四面向湖开。轻棹去还来。芰荷香喷连云阁。阁上清声檐下铎。别来尘土污人衣。空役梦魂飞。

酒泉子·长忆西山
潘阆〔宋代〕

长忆西山,灵隐寺前三竺后,冷泉亭上旧曾游,三伏似清秋。白猿时见攀高树,长啸一声何处去?别来几向画阑看,终是欠峰峦!

晚春田园杂兴
范成大〔宋代〕

紫青莼菜卷荷香,玉雪芹芽拔薤长。自撷溪**充晚供,短篷风雨宿横塘。湖莲旧荡藕新翻,小小荷钱没涨痕。斟酌梅天风浪紧,更从外水种芦根。胡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湔裙水

秃山
王安石〔宋代〕

吏役沧海上,瞻山一停舟。怪此秃谁使,乡人语其由。一狙山上鸣,一狙从之游。相匹乃生子,子众孙还稠。山中草木盛,根实始易求。攀挽上极高,屈曲亦穷幽。众狙各丰肥,山乃尽侵牟。攘争取一饱,岂暇议藏收?大狙尚自

好事近·夜起倚危楼
王国维〔近现代〕

夜起倚危楼,楼角玉绳低亚。惟有月明霜冷,浸万家鸳瓦。人间何苦又悲秋,正是伤春罢。浸向春风亭畔,数梧桐叶下。

早春夜宴
武则天〔唐代〕

九春开上节,千门敞夜扉。兰灯吐新焰,桂魄朗圆辉。送酒惟须满,流杯不用稀。务使霞浆兴,方乘泛洛归。

题卢处士山居 / 处士卢岵山居
温庭筠〔唐代〕

西溪问樵客,遥识楚人家。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 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日暮飞清集,满山荞麦花。

登太白峰
李白〔唐代〕

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一别武功去,何时复更还?

独秀峰
袁枚〔清代〕

来龙去脉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桂林山水奇**,独秀峰尤冠其首。三百六级登其水,一城烟水来眼前。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伤焉?

踏莎行·秋入云山
张抡〔宋代〕

秋入云山,物情潇洒。百般景物堪图画。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 已喜佳辰,更怜清夜。一轮明月林梢挂。松醪常与野人期,忘形共说清闲话。

咏华山
寇准〔宋代〕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箕山
汪遵〔唐代〕

薄世临流洗耳尘,便归云洞任天真。 一瓢风入犹嫌闹,何况人间万种人。

咏孤石
惠标〔南北朝〕

中原一孤石,地理不知年。根含彭泽浪,顶入香炉烟。崖成二鸟翼,峰作一芙莲。何时发东武,今来镇蠡川。

咏贺兰山
胡秉正〔清代〕

西北天谁补?此山作柱擎。蟠根横远塞,设险压长城。俯瞰黄河小,高悬白雪清。曾从绝顶望,灏气接蓬瀛。

望山
贾岛〔唐代〕

南山三十里,不见逾一旬。冒雨时立望,望之如朋亲。虬龙一掬波,洗荡千万春。日日雨不断,愁杀望山人。天事不可长,劲风来如奔。阴霪一以扫,浩翠写国门。长安百万家,家家张屏新。谁家最好山,我愿为其邻。

彩牛养生 万年历查询 天气预报十五天 成语 近义词 反义词 文言文 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