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医科大学
广西南宁市双拥路22号

人气值:22127755

普通本科
医药类
公办
学校介绍

  办学历史悠久。广西医科大学创建于1934年11月21日,坐落在具有“绿城”之称的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现有和在建校本部、武鸣校区、玉林校区、国际医药教育交流与研究中心(五象校区)4个校区,共占地约4000亩。前身是广西省立医学院。1940年校址迁至桂林。1949年以前,学校在战乱中七次迁徙校址,三次变更校名。1949年11月更名为广西省医学院。1952年由中央卫生部委托中南卫生部直接领导。1953年4月中央卫生部批准改称为广西医学院。1954年7月由桂林迁回南宁市现址至今。1996年5月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广西医科大学。

  学校是全国建校较早的22所医学院校之一,是全国最早定点招收外国留学生、港澳台学生和华侨学生的8所医学院校之一,是教育部批准的有招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英语授课)留学生资格的首批30所高校之一,是广西政府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是广西医学教育、医学研究、临床医疗和预防保健的中心。

  校本部现共设有20个二级学院(教学部),即: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肿瘤医学院、口腔医学院、武鸣临床医学院、护理学院、药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外国语学院、全科医学院、信息与管理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研究生院、生命科学研究院、继续教育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

  师资队伍素质高。现有专任教师1840人,其中,正高职称555人,副高职称623人;博士生导师178人、硕士生导师690人;国家“”人选1人,国家“万人计划”人选2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教学名师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9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9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8人,全国优秀教师和全国模范教师13人;广西首批院士后备人选1人、“八桂学者”7人、“特聘专家”8人、“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43人,以及一批选聘任中华医学会专业学会常委、委员和广西医学会各专业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编委近100人,还有一批优秀人才被选为国家级和省级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等人才工程重点培养对象。

  生源质量好、来源广。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5635人,其中本科生11144人、硕士研究生3693人、博士研究生345人、博士后在站人员53人,留学生844人,高职高专生9556人。学生来自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港澳台地区,以及19个国家。1978年开始招收留学生,至今留学生来源国已达54个。

  医学及相关学科门类齐全。已形成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教育培养体系,现拥有医学、理学、工学、文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等7大学科门类,是国家首批硕士、第二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共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口腔医学、药学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和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培养单位1个,口腔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培养单位1个,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单位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其中2015年,临床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获评广西唯一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立院士工作站7个。临床医学进入ESI全球前1%。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1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个,广西一流学科5个,广西一流培育学科1个,广西特色优势重点学科6个,广西重点学科9个,广西医疗重点建设学科12个。

  专业设置丰富,建设成果优质。共拥有27个本科专业,分别是:临床医学、临床医学(“5+3”一体化)、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学、法医学、儿科学、精神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药学、临床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医学实验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工作、英语、翻译、运动康复、卫生检验与检疫、助产学、健康服务与管理,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课公开课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广西高校特色专业及实习实训教学基地(中心)一体化建设项目8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等。设有7个高职高专专业(方向),分别是:医疗美容技术、康复治疗技术、医学检验技术、药学、护理、老年服务与管理、卫生信息管理。

  科技特色鲜明,成效显著。在广西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研究方面,如在血红蛋白研究、蛇毒研究、心血管疾病防治、区域高发肿瘤防治、药物创制研究、肝脏移植、断指再植、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地中海贫血防治等研究领域具有特色优势。现有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国家基因检测示范中心1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创新引智基地1个,国家联合地方工程研究中心1个,南宁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国家高等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1个,中国医学科学院地中海贫血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3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1个,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广西重点实验室7个,广西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11个,广西首家生物安全三级(BSL-3)实验室1个;广西“2011”协同创新中心4个,广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广西工程研究中心1个,广西临床医学研究中心5个;广西教育厅校地校企共建科技创新平台3个,广西马克思主义研究基地1个,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培育基地1个;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团队5个,广西人才小高地4个,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含广西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及卓越学者计划)15个。“十一五”以来,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08项,项目数和资助额均居广西高校前列。“十二五”以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Nature Biotechnology、Nature Genetics 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SCI论文2909篇。“十一五”至今共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广西科技进步奖、广西自然科学奖共174项。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广西医科大学学报》、《中国癌症防治杂志》、《结直肠肛门病外科杂志》3种学术期刊。

  教学科研设施优质。拥有良好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和教学公共设施,学校临床技能培训中心是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临床实践技能考试基地、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临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是广西医科大学集教学、培训、考核、科研、产学研合作及社会服务多位一体的医学教育培训基地,是广西最大的临床医学实验教学平台,总面积12000平方米,设备设施2000余台件,建设有院企合作创新实验室、智能化OSCE中心、临床基本技能训练区、专科技能及综合技能训练区、虚拟内窥镜训练区以及信息化管理系统等。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18.65万多册,电子图书175.48万多册,中、外文电子资源数据库95个。校园信息网络功能优良,“万兆核心、千兆主干、百兆桌面”,覆盖全校区及直属附属医院。

  实践基地覆盖面广,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高。现有138个实践教学基地(含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全科医学实践教学基地),15个校外研究生培养基地,1个医学人文技能培训基地,6所直属附属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附属肿瘤医院、附属口腔医院、附属武鸣医院、附属琅东医院),11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即第三附属医院(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第四附属医院(柳州市工人医院)、第五附属医院(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第六附属医院(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第七附属医院(梧州市工人医院)、第八附属医院(贵港市人民医院)、第九附属医院(北海市人民医院)、第十附属医院(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附属民族医院(广西民族医院)、附属传染病医院(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附属柳铁中心医院(柳州市铁路中心医院)等,其中,“三甲”医院16个、三级医院1个、综合医院14个、专科医院3个,第一附属医院、附属肿瘤医院、附属口腔医院是广西目前规模最大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引领壮乡高等医学教育、医学科学研究和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

  国际交流合作活跃。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先后派出优秀教师和科研人员5000多人次到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丹麦、瑞典、日本、韩国、澳大利亚、越南、泰国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医院、医疗或研究机构、学术机构讲学、留学、进修、攻读学位及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并建立了稳定的学术交流渠道和合作关系。接待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来校访问、讲学、交流与科研合作6000多人次。搭建研究平台,2010年获批成立“卫生部人才中心东盟卫生人才培训基地”,先后推进生物靶向诊治国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教育部骨与软组织再生修复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中国医学科学院地中海贫血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等多个国际中心、联合实验室建设,与希腊等“一带一路”国家及东盟各国签署多方合作协议,在大健康、海洋药物资源开发等多方面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定期举办面向“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国际会议,如中国-东盟国际口腔医学交流与合作论坛、地中海贫血防治培训班及学术研讨会、中国东盟再生医学高峰论坛、中国-东盟冠心病介入高峰论坛、中国-东盟急诊医学国际高峰论坛等,与东盟各国共享科技成果。到2020年,将分别建成中国-东盟医疗保健合作中心(广西)项目和中国-东盟国际口腔医学院,不断增进与东盟地区国家医疗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切实打造东盟医学留学生首选留学目的地学校。

  人才培养质量好。迄今培养了各层次医学人才6万余名,他们已成为引领广西高等医学教育、医学科学研究和医疗卫生服务事业发展的骨干力量。“十一五”以来,本科生每年总体就业率均达90%以上,毕业生参加国家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平均通过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0%以上,先后获第七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全国总决赛特等奖、第二届全国护理专业本科临床技能大赛特等奖、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金奖、首届全国大学生公共卫生综合技能大赛二等奖等百余个全国各类赛事奖项。

  办学声誉日益提升。2008年获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成绩。2009年获“全国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和教育部50所“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2011年作为国家正式实施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后的第一所医学院校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全国第三所医学院校接受并通过教育部护理学专业试点认证。2013年获教育部来华留学生医学本科教育(英语授课)专项检查“优秀”, 成为MBBS项目(来华留学生医学本科教育)具有典范作用的20所高校之一。2015年顺利通过教育部口腔医学专业认证。2017年,作为全国唯一一所医学院校入选教育部50所“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接受并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有效期延长至2021年12月。2018年获得广西一流学科5个和一流培育学科1个。

  梦想起航,未来可期。站在“健康中国”建设和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新的历史起点上,全校师生员工按照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作出的战略部署要求,秉承“造就本省人才,为本省之用”的优良办学传统,牢记“厚德励志,博学弘医”的校训,坚持育人为本,立德树人,以国家发展战略和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人才需求为导向,不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大力推进学校内涵发展,深入实施“六大战略”,着力实现“三大突破”,努力推进“双一流”建设,朝着建设“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国内一流地方医科大学”目标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