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职业技术学院
商丘市神火大道南段566号

人气值:22127755

专科(高职)
综合类
公办
开设专业

文秘

一、专业代码:文秘(企业行政与文员方向0901 涉外商务文书方向 0948)专业代码:0949

二、专业培养目标:

文秘专业的招生对象为全日制普通高中毕业生,在校学习时间为三年。本专业培养能正确理解、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方针政策,掌握文秘专业必备知识,具备办文、办事、办会等专业能力,具有良好人文素质素养、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写作能力、办公自动化操作能力、管理能力和较强的创新能力,服务于各企业及基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高素质应用性人才。

三、专业介绍

1.专业定位

文秘专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就业为中心,以优化、提升现有师资队伍为主导,以构建特色为突破口,以教学质量为根本,充分体现文秘的实用性,突出职业技能,培养思想素质与文化素质协调、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时代特征的、精通专业技能的秘书行业高技能应用人才,为河南的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2.注重师资队伍建设

本专业一方面积极引进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秘书行业工作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加强对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通过“以老带新”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使80%以上的教师成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另一方面,以专业建设为龙头,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鼓励教师报考在职研究生,同时通过与高水平院校进行学术交流、聘请知名专家开展学术讲座、鼓励教师撰写学术论文等措施,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

3.加强校内(外)实训室(基地)建设

本专业在已有的2个语言实验室的基础上,再建1个模拟秘书实训室;校外顶岗实训基地由4个增加至6个,并使之在生训、师训及工学结合、产学研合作教育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4.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文秘专业已经修订并完善了系统的科学的实践教学大纲,实践教学环节均由具有一定秘书行业工作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选用优秀的秘书事务与实训方面的教材,并积极编写自己的实践课的特色教材,对实践课实行“单元-模块”过关式的考评考核方式,以确保学生对实践技能的充分掌握。

5、职业能力与资格证书考试相结合

文秘专业在制定培养计划时将秘书基本技能训练与专业考级考证相结合,使学生在毕业时获得“双证”,即毕业证书和秘书职业资格证书,以提高就业竞争力。

6.深化产学研合作

本专业与相关秘书行业共同落实“订单培养”计划,创建服务型教育体系,为企业提供专业方面的服务,教师下企业实践,选派文秘教研室青年教师下到相关企业进行挂职、顶岗锻炼,并以此促进教师“双师素质”的培养,充分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定期组织企业技术专家、企业管理人员、行业协会负责人前来作专题报告,以促进本专业教师对高职高专教学特点及理念方面认识的提高,有计划地选聘企业专家参与本专业的教育教学管理、兼职授课,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学生顶岗实践体系。

7、就业岗位和前景

文秘专业的职业岗位群定位为:秘书、办公室文员、档案管理员、人力资源管理员、公关人员、文案策划人员、行政助理、经理助理等。除具备上述岗位要求的知识、能力、素质之外,学生还应掌握一定的经济理论知识、法律知识、英语知识,可胜任多种类型用人单位的需求。同时本专业毕业生可以通过"专升本"考试进入本科院校学习。

8.专业亮点

一直以来,文秘专业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社会需求为目标,突出岗位能力的培养,强调机关、企业、行业多方参与,将课程设置和理论教学根据企业需求转向实践教学,提高实践动手能力。目前本专业基本形成了以基地、社团、社会为平台,以实训教学、课外活动、顶岗实习为载体,以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熟练职业能力、深厚专业素养为目的的教学模式。

四、 专业核心课程

1.秘书理论与实务

主要培养学生具备秘书职业核心活动(办事、办会、办文)必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课程具有极为明确的职业岗位指向: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中高级秘书工作。通过全方位的课证融合教学,培养学生具备必要的秘书理论、秘书业务和较强的秘书实践能力。

2.应用文写作

实践教学设计:教师给出典型例文、瑕疵文案让学生分析和修改;学生通过网络等途径寻找案例,分析点评;教师提供材料让学生做课堂及课外情景模拟写作;学生走出课堂,通过实际调查、查阅资料完成写作任务。

3.办公自动化

培养实际动手能力,能将功能丰富的OFFICE软件灵活应用于不同的现代化信息管理过程中,并能掌握常见办公设备的使用方法。

4.文档管理实务

通过项目载体的实训教学,使学生掌握档案及档案管理的有关知识,具有传统纸质档案收集、整理、鉴定、保管、检索、统计、利用能力,具有利于计算机进行现代化档案管理和信息处理的技能。

5.办公室设备与维修

培养学生的对以后办公环境所需各设备的操作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轻松操作并维护各办公设备。

五、就业形势:

由于学校重视,措施得力,连续多年获得较高的就业率。2007年至2009年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96.20%、96.80%、98.17 %。就业竞争力强,就业质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