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财经大学
济南市二环东路7366号

人气值:22127755

普通本科
财经类
公办
开设专业

城市管理

培养层次:本科生
一、专业培养目标
城市管理专业培养具有现代城市管理理念与思维,掌握现代城市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熟悉我国城市管理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制度,具备城市综合治理、城市规划、城市公用事业管理等宏观决策能力和社区管理、交通管理、土地管理、环境管理等微观管理能力,并具有规划、协调、组织和决策基本能力的应用复合型人才。毕业生可胜任城市建设和管理部门、城市管理政策及法规研究部门、城镇基层管理部门、城市社会团体综合部门、城市规划设计企事业单位等从事城市管理、规划设计实务、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管理工作以及相关科研、教学工作。
二、专业培养要求
(一)知识要求:
1.通识性知识。通过通识课程学习,学生应熟悉我国基本国情,掌握基本的政治理论知识,基础性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英语、数学及计算机知识。
2.学科基础知识。通过学科基础课程学习,学生应掌握政治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统计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
3.专业知识。通过专业课程学习,学生应熟练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历史、现状、理论前沿及国内外发展动态,熟悉我国城市规划、建设及管理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
4.跨专业知识。通过选修土地资源管理、智慧城市建设与管理等相近专业的部分基础课程,学生可以获得更加广博的跨专业知识。
5.创新创业知识。掌握创新、创业方面的基础知识,熟悉创新创业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基本流程,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意识。
(二)能力要求:
1.专业能力。学生应形成较强的城市管理专业能力,能够胜任城市管理部门、市政设施经营机构、城市社区综合管理及相关领域的实际工作,能够独立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2.科研能力。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熟练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和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能够明确地提出研究问题,并开展科学论证。
3.外语能力。具备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能够与同行和社会进行有效沟通,具有一定的宣传和传播能力,基本胜任国际业务交流任务。
4.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掌握和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具备获取、更新、应用信息的能力,能够进行模型设计和运用,为开展相关工作提供有力地信息保障。
5.综合能力。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写作能力、信息获取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以及人际沟通能力,为开展实际工作和日常人际交往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素养要求:
1.思想道德素质。学生应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人文和科学素养。学生应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注重以人为本,富有社会责任感,崇尚公平正义;同时学生应树立科学思想,具备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能,并能够以此为基础科学地解决实践中面临的问题。 3.身心素质。学生应具备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能够妥善处理人际关系。
4.团队协作精神。具有较强的策划、组织、管理、协调能力,具备强烈的团队合作欲望;具备强烈的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能够持续不断地学习和创新的基本素质。
5.开阔的国际视野。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的综合素质,能够开展高水平国际对话与国际合作。
三、专业培养特色
本专业依托学校在管理学和经济学方面的学科优势,在城市经济发展、城市土地利用、城市综合治理、城市生态与环境等领域形成了优势和特色。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既强调管理学、经济学理论知识的传授,又突出城市规划技能和地理空间数据分析等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注重以“管理学—经济学—地理学—规划学—社会学”等多学科交叉促进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紧密结合我国新型城镇化推进中的现实需求及国内外城市管理的先进理念,不断强化前沿知识和新技能的培养,并与有关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教学实践基地。专业培养已形成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带动社会服务、以社会服务反哺教学的良好局面,2016年以来,本专业连续组织大学生参加全国城市管理竞赛,多次获一等奖和优秀组织奖,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得到快速提升。
四、主干课程
公共管理学、管理学、公共政策、城市经济学、城市管理概论、城市数字化管理、城市规划学、城市生态学、城市社会学、城市公共行政学、城市管理法规、区域经济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土地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不动产评估、智慧城市建设与管理、社会调查方法与城市管理论文写作等。
五、授予学位
毕业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可获管理学学士学位。
六、招生科类
文理兼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