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天奇教育 > 教育

1518年王阳明推行什么制度

2023-08-18 19:05:00 天奇生活 【 字体:

  1518年王阳明推行了“心学”制度。

  王阳明是阳明心学的创立者和践行者,是中国哲学史上将知行合一提高到首要地位的第一人。王阳明心学主张“致良知”,即通过自我内心的反省,达到人格的完善和道德的修养,从而成为一个有道德、有责任心的人。

  阳明心学在明朝中期以后逐渐影响了中国社会的思想、文化和政治,并对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王阳明也因其学说和思想而被称为“阳明先生”或“阳明子”。

1518年王阳明推行什么制度

  王阳明介绍

  王阳明指的是王守仁,本名王云,字伯安,号阳明,又号乐山居士,浙江余姚人,生于浙江余姚北城(今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阳明街道),明朝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

王守仁是南京吏部尚书王华之子,明孝宗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仕于孝宗、武宗、世宗三朝,自刑部主事历任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接连平定南赣、两广盗乱及宸濠之乱,因功获封新建伯,成为明代因军功封爵的三位文臣之一(另外两位是靖远伯王骥和威宁伯王越)。

  晚年官拜南京兵部尚书、左都御史。嘉靖七年十一月(1529年1月)逝世,享年五十七岁。明穆宗时追赠新建侯爵,谥号“文成”。万历十二年(1584年)从祀于孔庙。

1518年王阳明推行什么制度

王阳明的成就

王守仁之学以“心”为宗,他以“心”为宇宙本体,提出“心即理”的命题,断言“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倡言“知行合一”说,后专主“致良知”说,认为“良知”即“天理”,强调从内心去体察天理。

明代心学发展的基本历程,可以归结为:陈献章开启,湛若水完善,王守仁集大成。王守仁的阳明心学后传入了日本、朝鲜等国。其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传世。

相关资讯
10个简短正能量小故事

10个简短正能量小故事

10个简短正能量小故事
1、《爱心的礼物》:小明生日时,小李送给他一本自己珍藏的漫画书,因为知道小明喜欢漫画。小明非常感动,决定在自己的生日时也送给小李一份特别的礼物。2、《分享的快乐》:小红带着一块巧克力来到学校,她把巧克力分成两半,一半给了好朋友小绿。小绿很高兴,于是他们一起分享了这份快乐。3、《助人为乐》:小明在路上看到一个老奶奶拎着很重的袋子,他主动上前帮助她提起来,送她回家。老奶奶非常感激,邀请小明去她家吃饭。
10—13岁的儿童谜语

10—13岁的儿童谜语

10—13岁的儿童谜语
1、小白花,飞满天,下到地上象白面,下到水里看不见。(打一自然现象)一一谜底:雪;2、什么海可以装下世界上所有东西?一一谜底:脑海;3、浑身鱼鳞甲,长条绿尾巴,盐水泡一泡,反而有味道(打一水果)一一谜底:菠萝;4、模样像手掌,穿着绿衣裳,掌上布满刺,沙漠也生长(打一植物)一一谜底:仙人学;5、大火烧了桌和椅,拨打电话牢牢记,消防战士立即到,救人灭火喷水急(打一电话号码)一一谜底:119。
登鹳雀楼的诗意及原文

登鹳雀楼的诗意及原文

登鹳雀楼的诗意及原文
诗意:太阳依傍山峦渐渐下落,黄河向着大海滔滔东流。如果要想遍览千里风景,那就请再登上一层高楼。原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诗作。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雪梅古诗的诗意和道理

雪梅古诗的诗意和道理

雪梅古诗的诗意和道理
诗意:其一: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说句公道话,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其二:只有梅花没有雪花的话,看起来没有什么精神气质。如果下雪了却没有诗文相合,也会非常的俗气。当在冬天傍晚夕阳西下写好了诗,刚好天空又下起了雪。再看梅花雪花争相绽放,像春天一样艳丽多姿,生气蓬勃。
凉州词唐王之涣诗词鉴赏

凉州词唐王之涣诗词鉴赏

凉州词唐王之涣诗词鉴赏
赏析:第一首诗以一种特殊的视角描绘了黄河远眺的特殊感受,同时也展示了边塞地区壮阔、荒凉的景色,悲壮苍凉,流落出一股慷慨之气,边塞的酷寒正体现了戍守边防的征人回不了故乡的哀怨,这种哀怨不消沉,而是壮烈广阔;第二首诗反映的是唐朝与北方异族之间的关系,写一位北方胡人首领到唐朝来求和亲而未能如愿,通过描写其行动与心理,从侧面烘托唐朝国势的强盛。
望湖楼醉书的诗意是什么

望湖楼醉书的诗意是什么

望湖楼醉书的诗意是什么
诗意:其一:黑云翻滚如同打翻的墨砚与远山纠缠。一会儿我的小船突然多了一些珍珠乱串,那是暴虐的雨点。一阵狂风平地而来,将暴雨都吹散。当我逃到望湖楼上,喝酒聊天,看到的却是天蓝蓝,水蓝蓝。其二:西湖的鱼鳖,胆子真不小,竟跟着游人跑。西湖的荷花,没有人照料,倒也开得飘飘摇摇。喝点小酒,我在船上醉卧。水是我的枕头,山在向我作揖求饶。月亮在船前边转圈边唠叨。
望庐山瀑布的诗意及原文

望庐山瀑布的诗意及原文

望庐山瀑布的诗意及原文
诗意:其一:从西面登上庐山的香炉峰,看见南面瀑布高挂在山前。瀑布高高悬挂达到三百丈,喷涌出的溪水有数十里长。瀑布水流迅疾如同闪电般,时隐时现恰如空中升白虹。初看以为银河从九天垂落,河水从云天高处半洒而下。抬头仰观那气势更加雄伟,大自然造化之功多么壮阔!海天之风吹不断瀑布水练,江上明月照来又如同空无。瀑布水花在空中四溅乱射,冲洗着两侧青色的山石壁。
雪梅古诗的诗意及原文

雪梅古诗的诗意及原文

雪梅古诗的诗意及原文
诗意:其一: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说句公道话,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其二:只有梅花没有雪花的话,看起来没有什么精神气质。如果下雪了却没有诗文相合,也会非常的俗气。当在冬天傍晚夕阳西下写好了诗,刚好天空又下起了雪。再看梅花雪花争相绽放,像春天一样艳丽多姿,生气蓬勃。
乞巧的诗意是什么

乞巧的诗意是什么

乞巧的诗意是什么
诗意:七夕晚上,望着碧蓝的天空,就好像看见隔着“天河”的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对月穿针),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乞巧》是唐朝诗人林杰的诗,诗人在诗中并没有具体写出各种不同的心愿,而是留下想象的空间,表达了人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心愿。
送元二使安西的元二是指谁

送元二使安西的元二是指谁

送元二使安西的元二是指谁
元二指的是作者的朋友,姓元,排行第二。《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作。此诗前两句写渭城驿馆风景,交待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后二句转入伤别,却不着伤字,只用举杯劝酒来表达内心强烈深沉的惜别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