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论(上篇)
2021-03-01 17:01:50 天奇生活 【 字体:大 中 小 】
过秦论(上篇)
两汉:贾谊 所属类型:高中文言文,**,议论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译文及注释
一、通假字
1.孝公既没(没,通“殁”,死)
2.合从缔交(从,通“纵”,合纵,战国时期六国联合共同对付秦国的的策略)
3.赢粮而景从(景,通“影”,像影子一样)
4.百有余年矣(有,通“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
二、古今异义
1.铸以为金人十二
古义:把…作为,把…做成;今义:认为
2.宽厚而爱人
古义:爱护别人,体贴别人;今义:指丈夫或妻子,或指恋爱中的一方
3.以为桂林、象郡
古义:把…作为,把…做成;今义:认为
4.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古义: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今义:指山东省
5.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古义:黄河;今义:指一般河流
6.流血漂橹
古义:盾牌;今义:指外形似桨的一种用人力推进船的工具。
7.因河为池
古义:护城河;今义:池塘
8.迁徙之徒也
古义:征发;今义:迁移搬家
9.以致天下之士
古义:用来招纳;今义:连词,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10.皆明智而忠信
古义:聪明智慧;今义:通达事理
11.秦人开关延敌
古义:打开函谷关;今义:开启和关闭,电子元件
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席,像席子那样;包,像包裹那样;囊,像口袋那样)
**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云,像云那样;响,像回声那样;景,像影子一样)
**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南,向南;西,向西;东。向东;北,向北)
**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南,向南)
**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北,向北)
** 内立法度…外连横而斗诸侯。 (内,对内;外,对外)
** 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瓮,用破瓮;绳,用绳子)
2.名词作动词
** 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牖,当作窗户;枢,当作门轴)
**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帝王,称帝称王)
** 外连横而斗诸侯(连横,采取连横的策略)
** 履至尊而至六合(履,登上)
**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鞭,用鞭子抽;笞,用竹杖打)
** 序八州而朝同列(序,招致,使„„依次序排列)
** 会盟而谋弱秦(盟:结盟)
(二)动词的活用
1.动词作名词
追亡逐北(亡,逃跑的军队;北,溃败的军队)
2.动词的使动用法
** 外连横而斗诸侯 (斗,使„„相斗)
** 伏尸百万,流血漂橹(漂,使„„漂浮)
** 吞二周而亡诸侯(亡,使„„亡,灭亡)
** 序八州而朝同列 (朝,使„„朝拜)
** 却匈奴七百余里(却,使„„退却)
** 约从离衡(离,使„„离散)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 崤函之固 (固,险固的地势)
**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利,有利的形势)
**自以为关中之固(固,险固的地势)
**尊贤而重士(贤,贤能的人,贤才)
**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固,险固的地势)
2.形容词作动词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小,变小;弱,削弱)
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弱,使…削弱)
**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愚,使…愚昧)
**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弯,使…弯)
** 以弱天下之民(弱,使…弱,削弱)
四、一词多义
1.制
**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齐桓晋文之事》 制作、缝制
**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 《后汉书·张衡传》制造、制作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压制、控制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过秦论》制服
**王寥、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过秦论》 统率、指挥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养足以事父母《齐桓晋文之事》 规定、制定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岳阳楼记》规模
2.亡
**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逃跑、逃脱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过秦论》 丢失、失去
**燕虽小国而后亡 《六国论》灭亡、消亡
**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 《赤壁之战》死亡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过秦论》逃兵、逃亡的人
**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通“无”,没有
**吞二周而亡诸侯 《过秦论》使动用法,使…灭亡
3.固
**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过秦论》牢固、坚固(的地势)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孟子》巩固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廉颇蔺相如列传》 坚持、坚决
**且迁我如振落叶耳,而固吝者何《王忠肃公翱事》 一定、必
**吾固知公子之还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本来、原来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既、已
****之心,日益骄固 《阿房宫赋》固执、顽固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报任安书》 固然、诚然
4.利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劝学》锐利、锋利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劝学》快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有利、条件好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山河 《过秦论》有利的形势
**有蒋士者,专其利三世矣 《捕蛇者说》利益、好处
**商人重利轻别离 《琵琶行》利润
**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孙子·谋攻》 胜利
**火器利袭远,技击利巷战 《冯婉贞》有利于
5.遗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候已困矣《过秦论》 丢失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封神演义》丢失的东西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师说》遗漏、忽略
**此三者,吾遗恨也 《伶官传序》死去的人遗留下来的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出师表》给予,赠送
6.度
**宁信度,无自信也 《韩非子》尺码、尺度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论积贮疏》 程度、限度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过秦论》规章、制度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荆轲刺秦王》风度、常态
**一年一度秋风劲 《采桑子·重阳》次、回、量词
**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扬州慢》谱写、创制
**生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指南录)后序》 考虑、思虑
**试使山东诸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过秦论》量、计算
**理有未安,妄以臆度 《问说》推测、猜测
****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通“渡”,过
7.因
**因遗策《过秦论》沿袭,动词
**因利乘便《过秦论》趁着,介词
**因河为池《过秦论》凭借,依据,介词
五、特殊句式
1.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者,表判断)
2.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也,表判断)
3.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定语后置;…也,表判断)
4.余威震于殊俗(状语后置)
5.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
6.谪戌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7.锄櫌棘矜非銛于钩戟长铩也
8.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宾语前置句)
9.陈利兵而谁何
10.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状语后置)
11.身**手,为天下笑者
12.商君佐之,(秦孝公)内立法度(省主语)
13.以(之)为桂林、象郡(省介词宾语)
14.聚之(于)咸阳(省介词)
15.委命(于)下吏(省介词)
16.仁义不失而攻守之势异也(主谓倒装)
17.铸以为金人十二(定语后置)
赏析
这篇先讲述秦自孝公以迄始皇逐渐强大的原因:具有地理的优势、实行变法图强的主张、正确的战争策略、几世秦王的苦心经营等。行文中采用了排比式的句子和铺陈式的描写方法,富有气势;之后则写陈涉虽然本身力量微小,却能使强大的秦国覆灭,在对比中得出秦亡在于“仁义不施”的结论。
主要说这篇文章气势充沛,一气呵成。多用排比句或对偶句,本篇固不例外(如第2段中从“于是六国之士”以下,先用一“有”字领起,贯穿下面三句,罗列了大量历史人物,就是排比句式;如“蒙故业”以下四句,每两句一对仗,就是对偶句式。也有排比兼对偶的句式,如开头说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即是)。但这只是从表面现象去理解,在古典散文名篇中,用排比句或对偶句的文章并不少,却不一定篇篇气盛。如孔稚圭的《北山移文》,造句或排或偶,然而读起来并不感到气势磅礴。可见用排比句和对偶句只是增强文章气势的因素之一,属于外在的艺术技巧,而不是主要因素。
该篇之所以气盛而传诵不朽,之所以使人觉得有说服力,有三个原因。第一个是最主要的,即这篇文章虽是议论文,其中却用了十之七八的篇幅来叙事。用叙事来议论,是本篇最大的特点。作者用千余字的篇幅叙述了从秦孝公到秦**这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概括地说明了秦由盛而衰的全过程和主要现象,同时还贯穿了作者本人的观点来说明其兴衰的关键所在,这就帮助我们对这一段历史有比较清楚的认识。这个特点为什么能使文章读起来有气势呢?关键在于:
一、作者既能用概括扼要的笔墨来表达丰富的内容,让读者感到短短一篇文章竟然内容丰富,自然觉得它饱满充沛,思路自然而然地跟随着作者的笔锋,因此会显得气“盛”;
二、贾谊对秦国由盛而衰、由兴而亡的叙述条理清晰,他抓住一条纵的线,即从秦孝公之兴到秦王朝之亡,始终是按照时间的顺序来安排文章的层次先后的;而对某一特定时间内的某一点,又突出地加以铺陈发挥,使人不仅看到“线”,还看到“线”上的一个个用浓墨重彩着重描述的“点”。于是读者会不由自主地顺着作者所安排的次序往下推,往下读,作者不中断,读者便不能中断,作者不节外生枝,读者就不能旁及其余。因此,这也给人带来了气盛的感觉。
第二个使读者感到文章气盛的原因,亦即该篇所具有的另一特点:贾谊在用写赋的手法来写说议论文。写赋是需要铺张和夸大的,这篇文章通篇都采用了这种手法。比如第1段“有席卷天下”四句,“席卷”“包举”“囊括”“并吞”等词,基本同义;“天下”“宇内”“四海”和“八荒”,也是同一个意思。同一个意思而一连写上好几句,既有排比又有对仗,这就是写赋的夸张手法。下面第2、第4、第5等段中,都有类似的句子,不胜枚举。所谓“铺张扬厉”,主要就是指的这一类句子。这样,气势自然就充沛了,自然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笔锋锐不可当,咄咄逼人,读起来有劲头,有说服力,而且有欲罢不能之感。这是由于作者本人原是一位辞赋作家。作为作家,贾谊不仅是**家,也是文学家;作为作品,《过秦论》同样具有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
第三个原因,也是这篇文章所具有的第三个特点,即作者用全篇对比的手法写出了他的论点。对比手法并不稀奇,而本篇精彩处却在于作者用了四个方面的对比:即秦国本身先强后弱、先盛后衰、先兴旺后灭亡的对比;秦与六国的对比;秦与陈涉的对比;陈涉与六国的对比。几种对比交织在一起,结构自然宏伟,气势也自然磅礴,话也显得更有分量了。主客观形势的不同,强弱盛衰难易的不同,都从几方面的对比中显现出来。而文章气盛的道理,便不难理解了。
前三段,主要写三个方面:一、秦国世世代代有野心;二、秦国实力愈来愈强大;三、由于靠实力,秦国统一天下并不很难。第1段着重写秦有野心,第2段着重写有实力,第3段兼而写之。全篇的铺排和对比都从这三方面入手,把具体史实贯穿进去,用概括的语言勾画出大的轮廓来,使叙述的内容有了倾向性,有了作者自己的观点。如说“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秦无亡矢遗镞之费”和第3段结束处写“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等,都是极写秦之野心和实力,极写其得天下并不难。与此同时,作者也写了另一方面,如“四君”“九国之师”“六国之士”等,愈写对**大也就愈衬托秦之强大,这是烘云托月的手法。但我们却感到:愈写秦之强大,就愈见秦之骄横愚昧;愈写秦之过度自信 ,就愈见秦之主观片面;愈写秦之野心极大,就愈见秦之眼光短浅。作者虽处处叙而不论,却处处为最后一段的议论在“蓄势”。这样的文章,读起来自然感到饱满酣畅了。
第二段结尾只说了九个字:“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这当然是事实,但也并非一点可写的事件都没有。然而,作者不准备在这里多费笔墨,只把那一条贯穿于秦各个时期的纵线画出来便止。从行文方面来说,一篇气盛的文章也不能毫不喘息。第3段开头的十几个字,就给全篇形成一个短暂的停顿。明代古文家归有光就说过,这是“如人吐气”(见归有光《评点史记》)。我们固然不能**地看问题,硬要在一气呵成的文章里安插一个“气口”;但文章写到这里,自然有了一个喘息的机会,“如人吐气”还是有必要的。
第三段写秦始皇:野心与实力,兼而写之。但第3段与第2段不一样。第2段是用正反对比手法两面写,第3段却全从正面写,把秦始皇的实力与野心描绘得淋漓尽致,愈写愈足。甚至到了第4段开头处,还要找补两句:“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吴闿生夹批:“再加二句,十分酣恣。”然而,作者笔锋一转 ,又改从陈涉写起,却处处对陈涉寓褒于贬,这就更加体现出秦之灭亡实有自取其祸之道了。
最末一段是“论”和“断”,仍用对比手法把几个方面综合到一起,然后得出结论,即所谓“断”。为了使结论下得郑重,便又把秦重新提起总说一遍,才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收尾。文章须能放能收,能开能合,始见本领。
这篇文章在当时确实起了积极的影响。贾谊作为士大夫,固然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立场为汉王朝出谋划策。但他却能认识到农民起义的力量,认识到秦王朝灭亡的关键在于失掉民心和过分迷信武力,封建统治者野心大而**人民,终于被人民灭亡。有了这个认识,统治阶级才开始考虑如何缓和社会矛盾,以巩固自己的统治政权。这才说明农民起义真正推动了历史前进的车轮。有了贾谊这一番描绘,汉朝的皇帝才能真正总结秦代由盛而衰、由强而弱的经验教训。
端午节祝福诗句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节气诗词
赞美芒种的诗句
270度是什么角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28的因数有
32的因数
33的因数